离子交换树脂的害处有哪些,离子交换树脂的害处有哪些方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害处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离子交换树脂的害处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离子交换树脂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油脂污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润滑油等脂类物质存在于原水中,同时,由于水处理系统设备不严密渗入了一些油脂,导致离子交换树脂发生污染。
硫酸钙沉淀:当用硫酸再生钙型阳树脂时,如操作不当,有可能在树脂层中析出硫酸钙沉淀物。此时,不但再生后清洗困难,洗出液中总是有硬度,而且树脂的交换容量降低。
污染原因分析 1有机物引起的污染有机物主要是存在天然水中的腐殖酸、相对分子量从500~5000的高分子化合物及多元有机羧酸等,这些物质在水中往往带有负电,成为阴离子交换树脂污染的主要物质。
离子交换树脂变色的因素有哪些?温度:一般树脂在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中储存,就会有一定的残留物渗漏,导致树脂颜色变深或者泛红,如果在使用时温度达到180℃甚至更高,那么树脂就会发生老化,颜色也会变黄。
2、离子交换树脂污染有哪些?
油脂污染的主要现象是离子交换树脂颜色发黑,交换容量下降,并且使树脂粘接在一起,树脂层水流不均匀,产生偏流致使出水水质变差。
有机物污染;悬浮物污染等。有机物来自原水中的天然有机物、预处理中加入的有机物(如絮凝剂)、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这些有机物会与树脂上的功能基团发生吸附或化学反应,导致树脂的交换容量下降或选择性降低。
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除了泥砂、青苔等微生物的污染以外,就是来自铁离子的污染…但再生过程对离子交换树脂不但没有污染,还是离子交换树脂恢复非常工作的重要标致。
铁污染:阳树脂中的铁主要来源于原水中的铁离子,特别是用铁盐作为混凝剂时。阴树脂中的铁主要来源于再生液。被污染树脂颜色变深,交换容量降低,并会加速阴树脂的降解。
3、离子交换树脂中毒
树脂铁中毒之后,可以使用浓度为10%的盐酸,对树脂进行清洗,将水降低至距离树脂200-300毫米左右,然后用盐酸浸泡或低流速循环,盐酸会将树脂转化成为氢型,在使用之前可以将树脂转化为钠型,再投入使用。
那么此树脂的部分活性位点就永久的被该金属离子占据了,就永久中毒了。
你说的“树脂中毒”可能是指“离子交换树脂”失去了交换能力。离子交换树脂中的离子(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被水中的有害离子交换,使水中的某些离子含量不超过规定要求。经过离子交换的水叫做“去离子水”。
事实上,如果被处理溶液中的成分会污染凝胶型树脂,那么它一样也会污染大孔型树脂。只是相比于凝胶型树脂,大孔型树脂抗污染性能更强。凝胶型树脂。这种树脂是均相高分子凝胶结构,所以统称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4、大伙说说离子交换树脂有毒吗
离子交换树脂本身是没有毒的,它的作用是把自身吸附的钠离子与水中的钙离子、铁离子等进行交换,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就要看实际情况了:离子交换树脂失效后需要进行再生,再生剂一般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如果再生剂质量良好,再生之后冲洗彻底,出水是无害的,但再生剂若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冲洗又不彻底,就对人体有害了。
载银树脂不但没有毒,反而能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
第一个问题:离子交换树脂是属于一般化工品,没有挥发性和腐蚀性毒害。但树脂彻底失效后国家规定是应按照固废处理。第二个问题:新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饱和了。
5、离子交换树脂受污染的因素有哪些?
油脂污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润滑油等脂类物质存在于原水中,同时,由于水处理系统设备不严密渗入了一些油脂,导致离子交换树脂发生污染。
有机物污染;悬浮物污染等。有机物来自原水中的天然有机物、预处理中加入的有机物(如絮凝剂)、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这些有机物会与树脂上的功能基团发生吸附或化学反应,导致树脂的交换容量下降或选择性降低。
油污染 油对树脂的污染主要是吸附于树脂骨架上或覆盖于树脂表面,使树脂交换容量降低,周期制水量明显减少。
离子交换树脂变色的因素有哪些?温度:一般树脂在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中储存,就会有一定的残留物渗漏,导致树脂颜色变深或者泛红,如果在使用时温度达到180℃甚至更高,那么树脂就会发生老化,颜色也会变黄。
关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害处有哪些和离子交换树脂的害处有哪些方面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离子交换树脂的害处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害处有哪些方面、离子交换树脂的害处有哪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换成@即可,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shuixingshuzhi.com/shuzhi/lzjh/2536.html